設為首頁 | 加入收藏 | 聯系我們
當前位置:首頁 > 新聞資訊 > 最新資訊 > 信息瀏覽  
用戶名: 密碼:
欄目導航
下屬企業
網站搜索



房地產是支柱型產業 沒有房地產不行

來源:本站整理 | 點擊: | 錄入時間:2015-12-15

    近日,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任志強在某論壇上表示,很多人說房地產不會成為支柱型產業,但從宏觀數據來看,我國經濟持續增長過程中相當一部分來自于房地產。房地產就是支柱型產業,盡管很多人不待見房地產,老把它當夜壺,但沒有房地產就是不行。

 

    在12月3日,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、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發布最新一期《中國住房發展報告》,報告中同樣顯示了房地產與中國經濟的緊密聯系。

 

    報告主編、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表示,房地產投資下降拖累經濟增長,據初步測算,2015年前三季度房地產投資對GDP的貢獻率已經降至0.04個百分點,創下2000年以來的新低,幾乎要落入負增長貢獻軌道。而報告中還預計,從2016年第二季度開始,中國房價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,2016年第三季度很有可能會出現同比快速下跌的情形。

 

    事實上,房地產牽涉多個上下游產業,上游涉及鋼鐵工業、玻璃、水泥等產業,下游端則涉及家居建材、彩電等,房地產投資下降,庫存不消化,連帶著上下游的制造業產能過剩,進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也會出現持續疲軟局面。

 

    渣打銀行負責專題研究的資深經濟學家埃納姆•艾哈邁德之前表示,“中國動蕩的房地產行業可能是目前世界經濟中唯一最為重要的部門。在新房過剩和房價下跌的情況下住房建設大幅減少,從而拖累全國GDP增長率,并在全球范圍內對大宗商品市場產生影響。”

 

    但今年GDP增長官方說法維持了7%的增長率,任志強認為,從實體經濟角度看,貨運量、工運量、發電量等所有都是下降的,工業增加值也是負的,為什么今年還增長?“這是因為金融業上升了,股票市場翻一倍,增加值就增加一大堆,但它能不能持續和如何保證持續增長是個問題。”

 

    任志強表示,房地產對經濟的影響從稅收中就可管窺一二。數據顯示,2014年稅收收入119158.05億元,非稅收入24466.48億元。在接近12萬億元稅收中,房地產業貢獻了約1.65萬億元,超過2013年納稅最多的商業(批發和零售業),排在各行業納稅額首位。而對于地方來說,財政稅收里土地使用稅、土地出讓金更是占大頭,各種名目稅收加起來大約有50%的地方政府稅收錢來自于房地產或與房地產相關的稅收。

 

    “從經濟數據可以看出,過去10年如果沒有土地產業支撐,中國哪有8%的增長率?沒戲!換句話說也是房地產支撐,再換句話說是我們的購房人支撐的,沒有每年1500多萬套的房子,中國的稅收和什么的也都沒了。”任志強對此總結道。

 

    然而房地產盡管重要,在高庫存壓力下,其未來走勢卻不容樂觀。根據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的華房指數預測:房價在經歷較快上升后,2016年第二季度后,有出現一波較大幅度下跌的可能;但商品房投資有望緩慢回升,對經濟增長帶動有望增強。

 

 

    財經時評人譚浩俊表示,對房地產業來說,面臨的最重要也是最棘手的問題,仍然是“去庫存”。所謂“暖冬”,只是在一線城市和主要的二線城市出現,三、四線城市的“去庫存”壓力依然十分巨大,并沒有“暖冬”的跡象。政策對這些地方樓市的作用非常有限,如果政府不拿出更多的辦法,這些城市將會面臨更大的壓力。

 

    任志強認為,從未來看,人口還是向城市集中,房地產仍將是支柱產業。“未來房地產面積增長的可能性不太大了,每年維持13億到14億可能維持個六七年,但金額還會增長,其中一個是房價不斷上漲,重要的是土地價格不斷上漲;第二是我們的貨幣不斷貶值,所以貶值出來的那部分也變成了我們增長的那部分,兩頭相加,未來持續還是會有一個增長過程,但前提是先得把現有庫存消化。”



2022 © 版權所有: 安徽天徽集團有限公司 皖ICP備10008638號-3
技術支持: 德天智能科技

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